不是唐初时的新手了,有自己的想法,没必要一定这么做,他更在意的,是这个世界属性提升的花费:
【本世界普通人基础属性为1-10点】
【属性点1-10点,30成就点提升1点】
【属性点11-20点,100成就点提升1点】
【属性点21-30点,300成就点提升1点】
【属性点31-40点,1000成就点提升1点】
【属性点41-50点,3000成就点提升1点】
【属性点50以上,不可用成就点直接提升】
……
【每80成就点,可以进行一次天赋抽取】
【每500成就点,可以进行天赋十连抽,抽取到的十个天赋,只能选择三个进行保留】
【天赋品阶分为白色、蓝色、紫色、橙色和赤色】
……
【使用500成就点,可以参与特殊事件】
【特殊事件难度不定,收获不定,影响因素由当前经历和基础属性运道共同决定】
【特殊事件可能获得相关人物的专有天赋】
……
【本世界成就点累积达到30000点,或可以进行位面穿梭】
……
“这个世界的普通人底子,果然比上个世界强了很多。”
李彦对比自己的属性评价,心中有了数。
基础属性的高低,不能用世界最高上限来衡量,否则就是考试拿爱因斯坦的成就当满分,然后看自己考了多少,那并无意义。
真正衡量属性价值的,恰恰是看普通人的属性区间。
大唐世界的普通人属性在1-5点,6-10点是出类拔萃的人才,11-15点就属于绝对的天才级别,到了15点以上就是挂逼,20点以上则超脱凡俗,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