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474章 再见贾思博

第474章 再见贾思博(4 / 5)

感情极好,生了两女一子,其子早夭,正妻病逝后才纳了妾,应有庶出之子。”

贾思博奇道:“他出身弘农杨氏,家风严肃,没有嫡子就延续不了香火,为什么不定嗣子呢?”

越是高门大户,在嫡庶的身份上就分得越清楚,庶出子或许在生活享用上面远比普通平民要强,但在族内的地位很低,有些甚至上不了族谱,被当成奴仆对待。

当然如果正妻无后,也可以过继孩子到名下,延续香火,这种情况很多,或者说正妻死后,将妾室扶正,庶出就成了嫡出,这种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可杨思俭一种都没选。

从族谱上来看,他是绝嗣的。

哑叔摇头,表示不知。

杨再威恨声道:“这是个既爱惜声名,又忍不住利益的伪君子,估计是要维持清高的姿态,妻子死后才不续弦,又不将妾室扶正,自然没有嫡出。”

李彦则道:“贺兰敏之事发后,先帝和太后将杨思俭贬官,有鉴于其梅花阁领的身份,不会没有防备,他是中途假装病死,但如果有子嗣留存,是会受到监视的。”

这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想到明崇俨上位,是因为梅花内卫空出了副阁领之位,也是佐证,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可以联系到一起。

贾思博同样有这个想法,他思维方式与李彦又有所不同:“从杨思俭颠覆大唐的行为来看,无论是勾结吐蕃,祸乱河北,江南造反,都是条理清晰,并且寻求回报,如果他真的了无牵挂,行为应该更加激进才是……”

李彦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他在两个女儿遭遇不幸后,寻求复仇的同时,也有意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杨再威嘿了声:“这路子怎麼铺?庶出子根本享受不到父辈的蒙荫,他又已經假死了,難不成还阳给儿子扶正?”

这话说出来,想到那个老物算计了一辈子,落得个绝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