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缩:“住在大论的府邸?这不合礼数吧?”
赞悉若笑道:“我吐蕃愿与大唐重修故好,赞普已经下令,特意修建了专门招待使节之处,只是刚刚开工,因此命我招待诸位,这是赞普的一片盛情,请李正使就不要拒绝了。”
李义琰稍稍沉默后,点了点头:“既然是赞普之意,我等便入乡随俗,只是不知赞普哪一日召见?”
赞悉若笑容收敛,叹口气道:“诸位使节来得不巧,赞普又生病了,恐怕短时间内想要见诸位使节,不太可能,请诸位放心居住,我一定提供最好的招待!”
李义琰表情平淡,不急不躁:“那我等就打扰了。”
使节团一行往府内走,直到后面的囚车驶来,赞悉若突然道:“且慢!”
李义琰看向他:“噶尔大论有何事?”
赞悉若道:“我吐蕃有昌本一职,专门审理案件,犯人必须要经过昌本审问后,再向赞普禀告,这个流程并不短暂,正好将这些犯人移交吧!”
说罢他又苦笑道:“让他们入我府邸,总觉得有些不详呢!”
李义琰面无表情的抚了抚须,李彦则接过话题:“听闻贵国审问这类案件的最高官员,是整事大相?”
赞悉若的眼睛微微一眯:“李副使对我吐蕃的内政很了解啊?不错,此案的最高管理者,是整事内相,也不是外人,正是我的三弟赞婆。”
好家伙,最高法院的院长也是他弟弟。
吐蕃实施的也是群相制度,权力最大的宰相就叫大相,又称为大论,第二大的叫小论,是大论的副手。
还有几位是宰相僚属,相当于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三省侍郎,其中掌管全国缉案、刑狱并制定相关法律的,叫整事大相。
这些官员都是父死子继,无子则由近亲承袭,除非犯谋逆大罪,波及全族,才会改变,否则一律不得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