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
大门楼前,李彦欣赏着宰相府的朱门。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三年后的李敬玄,会迎来人生最高光的时刻,被封为赵国公。
嗯,跟长孙无忌一样的赵国公。
那时的权势,也到达了巅峰。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刘仁轨。
高宗时期的四大名将,除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外,还有一位就是刘仁轨。
此人年纪最大,李渊时就入仕了,贞观时期名声不显,到了李治登基后因为仗义执言,被排挤贬官,半百之龄,以底层军士的身份,在朝鲜半岛大放光彩。
白江口之战,刘仁轨率唐军以少胜多,大胜倭军,打得对方惨败。
倭国恐惧不已,从此之后就不断遣使来唐,疯狂学习唐朝的一切,李治天皇陛下的称呼,很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被倭国领导者学去的。
对了,现在那地方可以称为日本了,就在去年改的名,从倭国更名日本,不过在中国的史书中,还是习惯性的称其为“倭”。
刘仁轨有此战绩,后来又治理百济,回朝不久后拜相,当了五年宰相后功成身退,退休在家,历史上的明年又会复出,重新拜相。
这样一个出将入相的大佬,在接下来的执政生涯里,被李敬玄压得喘不过气来,基本每条政令都被驳斥,以致于两人公然交恶。
到了吐蕃大规模进犯的时候,刘仁轨就提议让李敬玄“帅以代己”,态度很明确,你行你上,不行别哔哔!
李敬玄真上了。
因为李治那个时候彻底厌恶了这位曾经的侍读,明知他带兵不行,也让李敬玄去。
结果李敬玄领兵,怯懦畏战,被吐蕃打得大败,被包了饺子,二十万大军差点全军覆没,比大非川之战还惨。
这场战役的失败,是多方责任,李治、刘仁轨、李敬玄,一个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