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足足半个时辰,狄仁杰终于浑身臭气的走出来,将随身所带的银针收起,重重的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李彦来到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怀英,你还好吧?”
狄仁杰露出感动的笑容:“多谢李机宜关心,下官无妨。”
李彦道:“你去休息吧,破案不急于这一晚,身体要紧!”
狄仁杰摇头:“下官不累,这一晚是最关键的,若不能找到足够的线索,越拖下去,此案越难破!”
他缓了口气,取出一本沾着秽物的日录:“据御医所言,此案的死者张阳,短时间内至少服用了五枚丹药,但我在他的房内,发现了不少道家典籍,还有这本日录,我来翻页,请裴阁领、李机宜过目!”
此时裴行俭也忍住异味,凑过来细看,就见狄仁杰翻到第一页,上面写着:
【吾初试而落,憾然归乡,余后数年,几取文解,都无所成,甚憾!甚憾!】
【今再随贡入都,热血未凉,常科不成,便选制科!】
【即便长住西京,吾誓要取功名,得官选,以慰乡人!】
裴行俭见了微微摇头:“制科啊……”
李彦也叹道:“如此执着,怪不得会求助于歪道。”
唐朝的科举,除了细分为进士、明经、明法等等科目外,还有大的类别划分,也就是常科和制科。
常科是每年一试,制科是专才录取。
安忠敬以二馆六学身份,康达以州县学子通过解试,获得文解,在十月随贡入都,都是考的常科,即是后世所理解的那种科举。
但此时还有制科,主要是圣人特诏,专选事才,也就是皇帝下旨,专门开办一场考试,选拔他所需要的人才。
武周时期,武则天提拔寒门子弟,基本就是通过制科,而非常科。
不过正常情况下,这种模式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