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垫付,还是等北岩银行资产清算完成之后再兑付,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财政大臣布莱兹召集金融服务管理局领导人员以及英格兰银行相关领导人员,在周末休息日,连开了两天的会,要求两方全力稳定伦敦金融市场,核实相关市场风险,避免连锁反应的产生。
然而,不等央行做出反应。
与北岩银行有着类似业务和杠杆运营模式的cbg银行、nbs银行,也遭到了严重挤兑。
好在两家银行的内部储备金和现金流,比北岩银行当初要好很多,在加上规模远不如北岩银行,倒也没有出现关闭转账、取现通道这类的信用危机,等到英格兰银行反应过来,下放应急储备资金之时,挤兑效应的爆发高峰,已经慢慢过去。
可惜,遏制住了这一头,却没有遏制住另一头。
在经济形势恶化,利空满天飞,金融危机突显的此刻,持币的心态,开始占据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心里。
尽管还是星期天。
但各大金融机构,只要能够交易的金融理财产品,都遭到了抛售。
特别是关于包含了大量房屋抵押贷款和次级贷款的相关债券,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都不想握在手里。
这导致相关债券,在债券期货交易还未开盘的情况下,已经大幅折价。
手握326、413、419这三支债券主力期货合约多单的众多投资者,尽管市场明天才开盘,但此刻这些人,已经在主流媒体轮番的利空轰炸下,在大批量理财人员不顾一切抛售手里理财产品、债券,以赎回本金的风潮中,预见了自己的结局。
一时间,相关网络讨论的论坛上,这些多头投资者,都已是鬼哭狼嚎,哀声遍地。
除了债市,股市、期市相关网络、媒体论坛也差不多。
北岩银行的崩盘,太过突然,从爆发挤兑效应到轰然倒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