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是大汉朝,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犬儒思想,如今是没有的。
如今大汉朝的士人,讲究的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所以,一旦第三次党锢之祸爆发,那么大汉朝必将灭亡,这就是袁绍想要表达的。
这一点,之前就有很多士人有这个想法,但没人敢公开说出来,而袁绍也是没办法了。
他是第二代党人领袖,而党人可以看作是士人群体之中的公知大v,每一个党人名声都很响亮,一举一动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如果何进死了,第三次党锢之祸开始了,那么他这个第二代党人领袖,就失败了。
失败了,就要有人负责!
当然了,大家伙儿看在袁家的面子上,还是会给袁绍一个体面的,但袁绍肯定不愿意生不如死的活着,那个时候只能找个机会自杀了。
我袁本初,还有那么多的大好人生、灿烂未来,我为了成为第二代党人领袖,付出了那么多。
我为了养望,直接一口气守孝六年,养足了巨大声望,如今还没有成为三公呢,怎么能就这样死去?怎么能就这样失败?
士人和天子之间的矛盾,直接被袁绍拿到了明面上,这也是无奈之举。但凡有点儿选择,袁绍都不会这么说。
但是三国演义第三回一出来,袁绍就知道,自己距离社会性死亡没多久了。
三国演义的蛊惑性实在是太过强大,演义里面说自己是清理皇宫的时候,不分大小,滥杀无辜。
这样的行为,全天下的忠臣,都会排斥。
简而言之,在那之前,袁绍给自己塑造的人设是大忠臣、党人领袖、大孝子、及时雨……
可是,在那之后,袁绍自己塑造的人设,就他娘的被三国演义里面的形象给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