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便有了主意,他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直接搬到试卷中。
大致意思是,赞扬年轻人敢于创新,有改革的进取精神,蕴意了希望家国强大,繁荣昌盛的伟岸精神。
当然,还需要将文字改变一番,首先是支持,以此论点上在进行侧写,既不张扬,过于夸张,也蕴含了其中的改革之意。
而这篇文章,就是少年钟国说。
陈峰写了好一会儿,看到试卷上黑压压的清晰字体,又仔细翻阅四五遍,确定没问题后才松了一口气。
陈峰写文章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停顿,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本身,陈峰搬过来的这少年国说,就是经典文章,是以前众人公认的梁启超最具激烈,积极的文章。
谁知道梁启超写这篇文章多少个日夜琢磨出来的,估计梁启超同志也没想到有人将他的文章搬到了北宋的考场上。
变成了陈峰轻轻松松,短短时间写出来的文章。
文章中有一句比较经典的句子,便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而且试卷上的书法写的也很好。
陈峰这段时间练习书法,悟性和才气加点,导致陈峰书法进步很多,当然他不会在试卷上写瘦金体。
毕竟他不知道现在宋徽宗有没有研究出瘦金体。
即便如此,试卷上的字写的端正清晰,有一种优美之感,却也不失苍劲上进之意。
如果不看文章,仅是看字迹,就有一种迎面而来的特殊观感,让人印象深刻。
此刻陈峰看了一下,旁边许多考生急的流汗,正在思虑如何答题,而陈峰已经写好了。
包括诗词部分,总之感觉也不是很难。
后续考试主要写好变法和夸赞宋朝即可。
三天过后。
陈峰考完了。
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