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荒野干饭王 > 第124章 垒木为室,积木为楼!

第124章 垒木为室,积木为楼!(5 / 7)

土沟,把圆木横嵌入到沟底,横卧四周做成方形的“框”,圈出房屋的面积大小。

然后,将一根根砍了刻口的圆木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而苏陌是在坡地上建造,坡度虽缓,但还要看情况用短柱及木板搭出一个平台,以调节基地高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建“框”。

由于这样的构造出来的墙体看起来就如同古时候水井木栏井框的交接,所以在种花家被称作“井干式房屋”。

莫看这样的墙体简单,但它坚固异常,并且最帅的地方在于,井干式结构的木墙体与屋面支撑构架是可以彼此独立的。

这种简洁、坚固的建筑形态和构造,不仅适用于在不同坡度的地面建造,可以灵活的和局部底层架空的干栏、平座、或者土墙处理相结合,调整与缓坡地形的联系,让建筑更加牢固和实用。

而且由于墙体可以堆叠得很高,在古代这种结构也是作为高台或高楼的重要构成形式。

在崇尚高台建筑的汉朝,就非常盛行井干叠造的楼台。张衡《西京赋》载:“井干叠而百增”;《史记·孝武本纪》载:“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介绍了汉武帝为通神而建造的神明台井干楼。

苏陌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独立性强,而且还具有发展空间的对吧,可没人规定自己只能在地上“连体”,完全使用这样的墙体盖间小楼的嘛。

退可垒木为室,进可积木为楼,简直完美!

缺点嘛,就是要用的木材多,因此这样的木结构房子在种花家树多的东北、云南等地区比较常见。

以前长白山区林区一眼望去,都是这种井干式的木屋,老山里的木材多的是,他们就连房瓦都是用木头做的。

木房瓦又叫“木板瓦”,将木板劈成方片便可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