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荒野干饭王 > 第119章 灌血肠,蒸鹿尾儿!

第119章 灌血肠,蒸鹿尾儿!(3 / 5)

字有鹿,其他的基本就和鹿没什么关系了。

而实际上,用真鹿尾巴烹制美食也是自古有之的。

不仅有,而且在清代的记载中,鹿尾是比八珍的猩唇驼峰还要贵重许多的。

清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在《香祖笔记》(卷二)中有载:

“今京师宴席,最重鹿尾,虽猩唇驼峰,未足为比。然自唐已贵之。陈子昂《鹿尾赋》云:‘卒纲罗以见逼,受庖割而罹伤。岂不以斯尾之有用,而杀身于此堂。为君雕俎之馐,厕君金盘之实。’云云。若六朝以来,则以麈尾为谈柄耳,未闻充盘俎也。耶律楚材西域诗,亦以‘鹿尾’、‘驼蹄’作对。”

这段记载虽不长,却已经将“鹿尾史”说了个大概:自唐代,鹿尾已成贵馔。被武则天赏识的文学家陈子昂,曾以鹿尾为题作赋,赋中记,鹿被捕获后,由庖人割宰,取鹿尾做成珍馐,成为皇帝金盘中的御膳。

而以鹿尾为美食的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确实是出现在唐代,唐朝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卷七曾引用梁朝刘学仪的话说:“邺中鹿尾,乃酒肴之最。”

说的是文学家刘孝仪和官员贺季奉命接待东魏使臣崔劼、李骞,公事谈完了,几个人就开始聊起了天南海北的美味珍馐。

刘孝仪说:邺城的鹿尾,就最美的下酒菜肴。

崔劼也有同感,于是说道:“孟子喜欢生鱼、熊掌,吕不韦对鸡爪、猩唇情有独钟,鹿尾是天下的奇味,却不见史书记载,我每次吃鹿尾的时候就感觉很奇怪。

天下的奇味啊,据说“乐胜于六欲,美胜于八宝”,那苏陌肯定是不会放过的,吃货之魂已经熊熊燃起。

但就目前而言,想吃上还有点难。

驼鹿尾的味道似乎比犴鼻还要腥上一筹,直接炖汤大法安排似乎不合适。

而传统做法嘛,鹿尾的制作又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