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县发生叛乱,象林功曹之子、占族人区连杀汉朝县令自称林邑国王。
林邑建国后慢慢向北方蚕食,日南郡的治所也被迫向北迁移,士燮的父亲士赐曾任日南太守,但是并没能帮汉朝收回故土,待到士燮兄弟制止割据南交州时,一直与林邑国保持着不往来、不兴兵的外交政策。
徐庶听完解释又问:“子玉让那贩夫去九真以南,莫非是去日南郡反贼建立的林邑行商?你看上了那里的粮种?”
蓝田点点头,“林邑的占族人种植一种稻米,它不但高产、早熟、耐旱,还可以不用择地而生,而且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一年最多可以做到三熟。”
“五十日?三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子玉的种植手段辅之,不出两三年就能积谷满仓。”徐庶相当吃惊。
“传闻如此,还需验证。”蓝田也不敢把话说满。
徐庶肯定:“传闻林邑的男女深目高鼻、发拳色黑,男女皆赤身不以为羞,而且十分敌视汉人,没想如此物种竟身在蛮荒之地,难怪如此少的人口还能经常反叛,现在去那边贸易比较凶险,但是想想收益也值得冒险...”
“肯否冒险与收益相当,只要有适当的收益,人们就会进行贸易;如果有一成的收益,贸易中就会出现商贾;有两成的收益,商贾们就活跃起来;有五成的收益,商贾们就铤而走险;有十成的收益,商贾们就敢践踏一切律法;有三十成的收益,商贾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斩首的危险。”蓝田直接搬出了资本论的论点。
徐庶大受震撼,“子玉说得太对了,所以商人特别是奸商比较可恨,放纵妄为容易动摇国之根本...”
蓝田轻轻点头:“但若是没有商人行走,北方的马、南方的米、西蜀的锦、东海的鱼,又怎么会出现在同一地方呢?刀剑可以屠杀也可以止戈,同样的药可以治病也可以杀人,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