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了片刻,随后李格非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
“清照,今后你就别去苏府了......”
“此事绝无可能!”
小李下意识的反驳了一句,打断自己父亲的话后,她想了想,继续说道:
“大人,清照若没记错,绍圣元年,章惇为相,立局编类元佑诸臣章疏,召大人为检讨。
大人拒不就职,因而得罪,遂被外放为广信军通判,对否?”
李格非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确有此事。”
小李继续道:
“那年清照十岁,父亲可记得遂城之外,清照说过的一句话?”
李格非再次点了点头。
小李见说,又对自己的父亲行了一礼:
“当初父亲曾用《离骚》明志,曰‘从理而亡者,虽九死其尤未悔’。
理者,理信也。
父亲愿为自己的信念而死,如今为何却要拦着清照呢?
清照纵使被简王牵连,却也至多削发入狱,无论如何也罪不至死。
莫非几年过去,父亲反倒不复当初,不寻理信,只会妄图君臣之道了吗?”
李格非顿时一愣。
说道北宋末年的朝堂,就不得不提到一类人:
元佑党人。
元佑党人,又叫做元祐党籍。
其根源要追溯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化的是非对错相当复杂,哪怕在后世都讨论甚广,就更别提北宋当年了。
因此在变法过程中,自然有很多人支持,也有很多人反对。
其中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
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
而李格非,便是一位标准的元祐党。
10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