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从毗式佩剑法,转化为从伊朗传入的双附耳佩系法。
另外一种叫陌刀也称拍刀,是一种长柄2刃刀,长1丈,步兵使用,一般以密集队形列于阵前,《新唐书》记载安禄山的部将崔乾佑将“陌刀五千列于阵后”时遭到唐军的耻笑。
唐军装备的主要远射武器是弓箭,装备率达到100%,与佩刀和枪一样,人手一具。当时中国军用弓的样式早已经固定下来了,全部都是复合体反射弓,射程随弓力不同而变化。
唐军也和前代一样,强调强弓劲弩,开满就射,唐代王踞所著《射经·马射总法》写道“势如追风,目如流电,满开弓,紧放箭”,可见唐时对弓箭手要求的是射程和火力密度,而对精确度要求并不高。
我推测是利用弓箭手排成多列横队进行大规模齐射的,这和明军所说的“莫患弓软,服当自远”有很大差别。
当时所用之弓的弓力,上等约折合现在的75公斤,一般人很难拉开这种弓的。
随弓所配的有3条弓弦和30支箭以及一个箭壶(称胡碌),箭一般有3种,一为射甲箭;二为生仳箭;三为长垛箭。
唐军的防护装备主要有铠甲和牛皮牌(皮制盾牌)。
唐军盾牌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盾有手牌、彭牌、燕尾牌、推牌等多种样式,主要为步兵使用。圆形盾,又称团牌。因其小型而灵活,多用于骑兵,但是步兵也有使用的。方盾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镶,可攻可守。
李佑的护卫队员,连士兵也不算,所以他们的装备要比唐朝士兵还要弱一点,他们的配备是布甲,圆盾,横刀,弓箭,3条弓弦和30支箭以及一个胡碌。
其中有弓箭的只有一百人,这是李佑用一百支望远镜换的,要不然,李佑是不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