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医又跟大家客套了几句,这才带人登上楼船。
扬州刺史等人也各自上船,准备送李医去长江口。
眼看着李医的楼船离开了河岸,站在码头上的宁思羽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就在此时,站在楼船甲板上的李医,突然高声吟诵道: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听着这些优美而隽永的诗句,现场所有人瞬间都痴了!
……
洛阳宫,御书房。
李世民在跟几位文武重臣议事,讨论的正是东征事宜。
身处御书房的,有长孙无忌、李道宗、以及刚刚从北方赶回来的李绩等人。
就连早已致仕的尉迟恭,也出现在了这里,准备参加东征。
原本有资格参加这场会议的张亮,现在却被排除在外,根本无缘参加这场会议。
“陛下,薛延陀的那些残兵败将已收拢整编完毕,基本已恢复战力”
“依照医公子提出的建议,微臣已将他们分散成若干小股部队,对高句丽展开了袭扰作战”…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都是天生的骑兵,也比较适应辽东的严寒天气,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
李绩介绍着前线情况。
依据他的介绍,这场东征高句丽的战争,其实已经拉开帷幕。
只不过最初投入战斗的并非大唐军队,而是收拢的薛延陀残兵败将,以及北方其他部族和藩属国的军队。
话音刚落,尉迟恭立刻接茬说道:
“使用薛延陀的残兵败将袭扰高句丽,是不是有点不妥?”
“那些家伙已没有国家,万一临阵反水,跟高句丽人勾结在一起怎么办?”
李世民微笑着摇了摇头,自信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