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泼了别人一头冷水,当然要给她一点点的激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
以后的几天里,我们每天都有不间断的信息,无论我走到哪里,做什么,都会告诉周婷婷,我知道这样才能增进她对我的感觉。老妈每每看到我拿着手机乐呵呵的,总会说我几句。
“一点正经的都没有,整天拿着个手机乐呵呵的。”
“呵呵,老妈,我给你找个竹竿媳妇。”我笑呵呵的对母亲说道。
“没个正经的。”
……
这次在家足足呆了一个星期,吃了一个星期母亲给我做的饭菜,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如此开心,真想母亲能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每当失落,工作不如意的时候,还能够吃到母亲给我做的饭菜,这样就够了。
又要回工厂了,父母把我送到车站,又独自一人踏上未知的路,就像当初父母把我送进城里读书一样。
家,成了驿站。
一直在跋涉。行走。一站接一站。忘了起点,没有终点。这样的生活状态,或许是每个人在年轻时代都幻想过的。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对社会、对家庭的妥协越来越多,能够坚持曾经理想的又有几人呢?
“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一个简单的男人。有着经历风雨后的淡定。”这是我许多年前对自己的评价,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没有良心的家伙”———在对于故乡的情感上,在对家庭的责任上。后来看了自己的文字,才明白其实不是那样的。我这人的“童年情结”还是很深的。
以前童年时再乡下,有月光的夏夜。一家人坐在干净冰凉院子里,母亲为我摇着蒲扇,讲嫦娥的故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那时不懂男女情感的事。只是觉得故事很美。嫦娥和织女也都是美到极致的女子。听着听着就睡了。有时也会想,长大后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