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的为了追求重量,五吨也不过是多花费些材料罢了,完全用不上近十年的时间。”
“但曾侯乙编钟是一件旷古绝伦的乐器,它的身上,寄托了曾侯乙对于音乐的追求和执著,也是一个时代里乐师和铸钟匠心血和智慧的完美结晶,因此曾侯乙编钟的铸造,采用了最为笨拙,也是当时最实用的方式……”
易泽稍微停顿一下,让观众消化完这一段信息,而后又继续道:“人耳!”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听起来有些让人意外。
但在战国时期,没有各种高分子检测仪器,没有所有的射线扫描,更没有现在通用的各种数控机床。
为了制作出更加完美,音色更加和谐的乐器,乐师们只能够凭借自己的双耳,在加上自己的经验,一点一点的不断改进金属比例,历经近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在当时堪称巅峰的巨型乐器。
每一个编钟,每一寸青铜,都浇筑着乐师的心血,都融进了铸钟匠的血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终是完成了这一件绝世佳作,曾侯乙编钟,无愧于‘稀世珍宝’美誉,哪怕在世界上,也是毫无疑问的人类珍宝!”
随着易泽话音落下,背景音陡然之间激昂起来,雄浑的曲调自其中爆发,闻之令人心旌摇曳,胸中热血滚烫。
易泽手中,书籍之上,书页绽放出璀璨光芒。
那一幅属于曾侯乙编钟的图画,此刻已经被彻底的点亮。
好似星辰,又好似明月,朗照万物,千秋不朽。
易泽用着富有激情的语调,却又不失稳重,眼中自有万种自豪,朗声道:“各位观众,让我们一起点亮曾侯乙编钟的灵性之火,去见证属于曾侯乙编钟的古今故事!对话古今,国宝有灵,叩古问今,薪火相传!”
书页之中,曾侯乙编钟的图案已经漂浮而起,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