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可惜随着大明的衰落,加上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他们不得不将本已给予得不多的水师资源挪用到了陆战上,最可耻的是短视的皇帝们大量挪用水师饷银,1425年停止海上远征所节省的经费被用来赏赐皇帝的家属,1436年,战舰制造被大大削减,经费被用来修造皇帝的坟墓。
造成大明水师没落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思想。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地缘政治,一个国家以地界为标准,缺乏海权观,缺乏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
这其中就包括朱元璋和朱棣。
朱棣大力发展水师,不过是想向四方蛮夷宣传他的恩威,并没有真正想着海洋战略价值。
说到有海洋战略眼光的,这个时代就只有一个人。
那便是如今还在北平燕王府的马三保,也就是郑和。
郑和舰队的部分成员拥有海上探险精神,为此他们曾深入前人从未涉足的海域,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然而他们悲惨的出身注定他们的努力是失败的,这些中国古代罕见的航海家都是备受歧视的宦官,他们的成功只能加重主流社会对航海的敌视。
就在郑和他们千辛万苦,远在海外之际,朝廷的官僚们却在劝说上位的朱棣放弃海外扩张的企图,他们的理由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它让我们感到恐惧。
不久郑和便被招回,舰队在海港中烂掉,它的航海资料被兵部销毁,停止建造远洋舰船,严禁海外私人贸易,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让与他人。
海权观念的缺失造成了国防战略中的大陆军主义,从而使水师得不到足够的资源,从此大明的水师开始走向衰退。
原本可以称霸世界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