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一定是!
因为皇上的手段他清楚,只要想调查一个人,一定能将那个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
愣神间,只听朱元璋的声音传来:
“坦坦翁,那你现在觉得,谁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皇孙,雄英!”
刘三吾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所以毫不迟疑的说出,就凭这孩子的身份就足够了,更何况这孩子如此聪慧,最主要是心性极佳。
对于刘三吾的回答,朱元璋并不意外,停下了脚步,看向奔流不息的秦淮河,片刻后,悠悠问道:
“那你觉得,若是咱立雄英为储君,咱的那些儿孙们,会服气吗?”
“不会!”
刘三吾的回答也是直截了当。
“为什么?”
朱元璋扭头看向刘三吾:“来之前你不是说立大孙为储,方才是符合人伦纲常吗?雄英他既是长孙,又是嫡出,为何不服?”
刘三吾回道:“因为皇孙雄英是死而复生,这本就是一件十分离奇的事情,若非亲眼所见,又有皇上作证,否则臣也不敢相信,对于薨了十年又突然出现的皇孙雄英,那些皇子皇孙们又怎会轻易的去认可呢?”
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睛:“你刚不是说有咱作证吗?他们难道还敢不信咱?”
刘三吾继续道:“可若是皇上……若是皇孙雄英登基,各路藩王就有了借口,到那时,谁又替皇孙雄英作证呢?”
朱元璋眸中陡然露出一道寒光,他知道刘三吾说的是他驾崩之后。
“他们敢?”
刘三吾面不改色,躬身道:“臣,只是猜测而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朱元璋脸色沉了下来,看向秦淮河许久,幽幽问道:“那你觉得咱的这些皇子皇孙们,谁最有可能反呢?”
“臣,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