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内涵程度太高了,有的镜头就让我感觉明明在表达什么,但就是抓不着涵义点......嘘,咱们这种俗人,就不追求看懂就好了,图个乐呵就行。”
“哈哈,你也有这种感觉啊,我觉得这整部电影下来,完全就可以当作一部喜剧电影看,还是一如既往的军事喜剧风格。”
“只能说,不愧是一部众多大咖集结的影片,感觉这部电影是会被载入经典的。”
“嘿,你这话说的,就像以前出品的红星厂电影不经典一样......”
不断有观众在讨论中散场。
与此同时,散场的还有各大院线楼上包间里的影评人和春节档同行们,离场的他们,同样的感触满满:
“这位李导说要拍一部内涵满满的片子,这看下来,他是做到了。”
“确实啊,这位京圈的李导呢,拍了一部商业片后,这人文片的手艺还是没有落下。”
“是的,在咱们国内如今的电影表达限制框架下,像这样一部有思想有内涵、还能在现有框架下游刃有余的表达出来,确实不容易......”
感触之中,不乏有对这部电影的推崇。随身携带的电脑上,已经积满了可供他们写出一片精彩影评的素材。
对于影评人而言,他们就喜欢这种充满内涵点的表达手法,这就让他们有了很多解读的点,而且与其他影评者的文章解读点相重叠的可能性就很小。
当然,在来自于各个群体的观后感中,也有对电影有些地方看不懂的不满:
“还是应该看《两头熊与光头强》动画大电影的,这种成人戏不适合孩子看。”
“我以为这红星厂拍出来的片子还像以前那样,会像地雷、地道、电波这些抗战故事的......”
“还是你的问题,购票之前,你不知道提早了解影片要讲什么的?现在孩子怎么早熟的?就是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