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和李元昊作战中,一点点崛起的。
李元昊叛乱,建立西夏,期间打了大宋多少名臣的老脸,也就不用说了。那些一个个名满天下的贤相,国家柱石,鼻青脸肿,损兵折将,将西北大面积的土地丢失不说,还要缴纳岁币,苟且求和。
就在文人集体丢人的时候,一个配军出身的武夫,靠着忠勇和智慧,在一片灰暗当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逐渐崭露头角。
其实此刻的狄青还没有那么让人厌恶,甚至有些文臣还愿意提拔教诲他,把他视作一个不错的工具人。
可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
侬智高作乱,岭南之地,遍地溃烂,无可救药。
好几位领兵文官,一如他们在对付李元昊的时候那样无能,被打得狼狈逃窜。
到了这时候,被李元昊羞辱的噩梦,再次袭来,为了避免岭南也冒出一个“西夏”,再交一份岁币的尴尬。
大宋顾不得以文御武的祖制了,只能派狄青出战,让武夫统军。
可偏偏就是这一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狄青领兵,顺利平定侬智高,德胜凯旋。
平定了岭南之乱,狄青携着战功,回到开封,荣升枢密使,执掌军务。
到了这一刻,狄青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了所有文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一些所谓名臣不光彩的历史。
他的战功,又在说明,让文人领军,压抑武人的荒唐。
他坐镇枢密院,如果真的再次建立功勋,灭了西夏,那就天塌了,地陷了,士大夫的文明都要终结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狄青必须被毁灭了。
因为毁灭狄青,后果很可怕,大宋朝可能完蛋。
但是不毁灭狄青,后果更何怕,士大夫的好日子就没了。
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