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利用那群炮灰,将牧场子弟引到他们的埋伏之中。
这其中,最为精妙的一点,就在于这次埋伏,并未设在险地,而是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摆开。
若是险地,牧场精骑肯定会有所警惕。但若在平地,谁又能想到,平地也能设伏?还是针对骑兵设伏?
骑兵本就是平原之王,牧场精骑更自诩平原无敌,可以一当十,击溃数万流寇。却没有想到,敌方设计者,正是利用了他们这种轻敌的心理。
当牧场骑兵驱赶溃兵反卷冲阵时,敌中军主力主动散开,看似溃散,实则散而不乱,仍然保持小股建制。
而牧场骑兵一见敌军中军散开,按照以往对四大寇的印象,以为敌军不战自乱,轻敌大意之下,哪顾得上留意观察?当然是直接大举冲阵。
当牧场精骑冲入中军,意图诛杀曹应龙等四大寇时,曹应龙等人,即指挥亲卫营伍缠住牧场精骑。也不需要抵挡太长时间,只要纠缠一阵,四散的中军就能反冲合围,将陷入流寇大军中央的牧场精骑合围!
本来,要在平原上反包围骑兵,极为不易。
因为骑兵见势不妙,可以利用机动力迅速脱离战场,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然而牧场精骑实在陷入太深,四面八方都是“溃逃”的敌军。
等牧场精骑察觉不妙时,流寇大军已反冲回来,形成合围,投石车封锁退路,且布置陷马坑、绊马索,甚至还用事先准备的厢车、铁索组成临时城墙。又有克制骑兵的钩镰枪兵、弓弩兵,如此一来,牧场骑兵连突围都没办法了。
像这种环环相扣的计划,四大寇是做不出来的。
即使做出来了,以他们手下流寇的组织力,也无法执行。
唯有精通军略的军师,才能别出心裁地制订出,这种在平原上诈败,反包围骑兵的计划。
也唯有久经战场的百战悍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