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635汉风再起 > 第二九八章 长安

第二九八章 长安(3 / 7)

凭借建设都城的巨大功劳,遗泽后人。

因而,潘其风在两年前便派出了数路探索队,深入内陆大东山两侧,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筛选合适的都城位置。在去年底,负责选址的官员初步选定了几个位置后,便立即报送与他,等待决断。

为了更加实际的了解都城选址位置,潘其风不顾自身已年满五十的年龄,带着一众官员、地质专家,以及随行护卫百余人,在刚刚过完正旦后,便从大兴城一路骑马往内陆而来。

最先考察的地方是位于大兴城以西四十多公里的成德县(今澳洲尹普斯维奇市),一个位于大兴河(今澳洲布里斯班河)上游分支九曲河畔(今澳洲不来梅河)的小城。

只是粗粗一看,潘其风便直接否决了这个地方。不说此地距离海岸线仅有四十公里,就是这里一马平川的地形,也不太适合都城所具备的条件。万一,以后强敌入侵,只要攻破了大兴城,敌军很容易长驱直入,进抵此处。于都城防守和撤离而言,根本没有太多转圜的余地。

在顺天堡考察了三天后,潘其风等人继续西行,朝大东山西侧一处牧场而去。据探索队人员介绍,距离顺天堡三十多公里的山脚下,有一片地势平坦的谷地,几条溪流穿行而过,草木繁盛。该地有一个官办牧场,豢养着近千只马牛羊。

1月15日,当考察队抵达这处牧场时,顿时被此地景物所吸引,郁郁葱葱的坡地,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岭,遍地的各种野花,众多的牛羊点缀其中,使得整个谷地变得生机盎然,也让所有一路奔波于此的考察人员,心情瞬间舒畅起来,略显疲惫身体仿佛也在这空旷秀美的大自然环境中得到彻底的释放。

“此处虽然有不少坡地,但于建筑各类房屋而言,并不存在困难。或许,依山势而建的城市,会有更多的美妙异趣。”随行的一名建筑大匠点着头说道。

“嗯,该地背靠大东山,南北两侧又有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