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的第一天,东印度公司代表卡尔劳·普鲁特便不得不暂时中断谈判,表示需要与本方几位代表对这些文件进行认真研读和讨论,然后再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协商。
荷兰人,或者说是尼德兰人是17世纪欧洲最具进取心的商人。虽然他们确实是能干的农民和有技能的制造业工作者,但他们的成功并不来自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的优势。
尼德兰人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他们贩买、贩卖和运输他人的商品。他们从亚洲购买大量的香料、茶叶、瓷器和生丝,从美洲购买白糖、烟草和皮货。他们还从欧洲北部购买更大批量的木材、粮食、牛群和铜,从欧洲南部购买羊毛、红酒、白银。然后利用他们充足的商船船队,将所有的货物运到阿姆斯特丹,以及其他尼德兰城镇,然后把它们卖给汇聚在那里的、来自欧洲各地的买家。
作为中间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将进口的原材料变成商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尼德兰的商业资本开始迅速崛起和发展。若是按照这一条路径持续走下去,尼德兰的商业资本或许就会发展成汹涌的工业资本,进而打造一个英国式的工业制造大国。
但进取心太强烈的尼德兰人,却创新式的发展了金融业和证券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获得赚快钱的方法。迅速发展的银行业为荷兰带来了丰富利润,大量向外国发放贷款导致荷兰本国的资本流失严重,荷兰向其他国家的借贷行为其实是在帮助别人发展经济。不仅如此,由于还款能力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荷兰只能和它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收回贷款的利息和本金。在贸易和殖民问题上,各个国家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荷兰为了保证银行业的利益,不断向其他国家让步,这最终导致经济领域不断萎缩,也使得其在对外贸易和银行活动中丧失了主动性。
齐国抛出的结算体系,并不想从中获得什么额外的衍生利益,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