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宫,墙壁和天花板上就需要镶嵌成千上万块玻璃。
嗯,为了成全这个钟情而又热衷于建设的皇帝,印度商社的掌柜于数年前就传信给本土,赶紧的,有值钱玩意都送过来,可以卖大价钱!
这两艘商船所载运的珍贵商品,印度商社在国内和南洋筹集了一年多时间,价值在两百四十万汉洲银元(近两百八十万两白银),转手卖给那位大方且又“专情”的莫卧儿帝国皇帝后,相信可以获得至少三到四倍以上的利润,足以抵得上商社三四年的贸易额。
马六甲海峡时有马来海盗出没,他们凭借夜色或者众多岛屿的掩护,会悄悄接近落单的商船,然后跳帮登船,杀死所有船员和旅客,将船和货物全部夺走。当然,若是他们得知有重要目标时,几股马来海盗也会临时聚集在一起,合作抢一把,然后再行分赃。
而到了印度附近海域时,商船还会撞见阿拉伯海盗,或者西洋海盗。那些阿拉伯海盗会经常袭击那些前往朝圣的印度船只,至于偶尔遇到的商船,自然也是他们下手的目标。
至于零星遇到的西洋海盗,那情况就有些复杂了,从遥远的欧洲来到印度洋的商船,可能都是怀着一夜暴富的心思,进行着危险性极大的远洋贸易。但若是遇到好的机会,这些装备了十数门火炮的武装商船也不介意客串一把海盗。毕竟获取巨额财富的成本,可能仅仅是数十颗弹丸、几桶火药,或者几条卑贱的生命。
在西洋海盗之中,尤以英国海盗最为猖獗,据未经证实的传言,每一艘出港的英国武装商船都曾获得过私掠许可证,可以肆意攻击和劫掠他们认为有重大价值的商船,然后还可以将劫掠而来的商品和船只公然在伦敦进行发售。
数年来,印度商社最大的风险来源,除了海上风暴造成的沉船事故外,就是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海岸所遭遇的海盗袭击。而此次装运了大量贵重商品的两艘商船,为了避免非必要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