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635汉风再起 > 第一八零章 先发制人(四)

第一八零章 先发制人(四)(2 / 5)

寻到此的一队乡兵给捕获。

“团长,我们是不是将这个安南国王带回南平(今越南金兰市),说不定以后有大用。”随军高级参谋贺云锋突然说道:“历代安南国王都要经过大明的册封,据说现在那个在位的国王未曾报给大明,就擅自继位了。在国内的话,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黎神宗是在1643年被郑梉废黜,然后让黎真宗继位,正准备要在第二年报送给大明,请求册封时,却未料到,使者还没到北京,李自成就攻破了京城,崇祯帝身死。后来,虽然弘光、永初先后继统大明,但在建奴的汹涌的攻势下,要么覆灭,要么岌岌可危,安南人便将请求册封的使者撤了回来,准备等大陆局势彻底明朗了,再向北方新的政权称臣纳贡。

而贺云锋所说的安南历代国王都要经过大明册封,是有一定渊源和典故的,更是周边藩属国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

在1428年(大明宣德三年),越人黎利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迫使大明退出了安南境内,又将陈朝傀儡帝王陈暠给弄死了,然后正式即位称帝,改年号顺天,建号大越,定都东京(今河内)(为区别黎桓于公元980年建立的“黎朝“,黎利的王朝被史学界称为“后黎朝“)。

黎氏建国后,第一要务自然是赶紧和北边的大明帝国重新确立宗藩关系。不过黎利到底是驳过大明宣德皇帝面子的仇人,年轻的宣德皇帝自然不会让他顺顺当当地如愿以偿。

于是,明廷反复强调立陈氏后裔为王,并且交还战争中遗散(或被越方故意扣押)的大明军民。黎利只得三番五次遣使入明辩解“陈氏子孙无见存,及所获明人官吏军人并军器,并已送还。无有拘留监藏者。“

宣德帝也知道这是骗鬼的套话,“此辞未可虚信,更当索之。“

老黎同志怕迟迟得不到明廷册封,名不正言不顺,国内人心不服,日久生变。只得咬牙跺脚,一拍大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