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635汉风再起 > 第一三五章 做票大的!

第一三五章 做票大的!(4 / 5)

后世可考,明清小冰河时期,从万历年间至清乾隆年间,其中明崇祯年间,情况最为严重。),民生也开始慢慢恢复。

但大明境内的战乱却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反而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建奴、顺军、西军、明军,在广阔的大陆上,忘情的厮杀,吞噬着无数百姓的生命。

从去年十月,登莱挫败建奴又一次进攻后,清军逐渐停止了大规模的交战,开始进入一段相对平静的对峙。双方大体上以弥河、沂河和沂蒙山为界,并且还在两侧人为地制造了大片无人区,防止对方猝然突入各自控制区域。

随着清军统治区内掀起剃发令后,每日都会有无数百姓,通过众多的山间小道,越过青州和临沂,逃入登莱明军控制区。

因为考虑到山东地区的粮食供应无法满足辖下民众食用,同时也为了给登莱制造后勤压力,清军对于逃难民众也持放任态度,任其逃入登莱。

截止到今年六月,登莱各地官府粗略统计,明军控制区内人口已突破三百余万,而且,从江淮地区,也有民众不断从清军统治区逃来,沿路清军偶尔拦截时,仅仅是在搜刮逃人的财物后,便放任其离去,以至于绝大多数逃来的难民,基本上都是一无所有的饥民,需要登莱地区提供所有的日常生活物资。

尽管,登莱地区控制的一百多艘船只,不断地将人转移至济州岛、长山岛,甚至还帮着齐国移民船队,将人运往汉兴岛(今日本宫古岛)和安南地区,但仍旧难以缓解粮食供应的压力。

登莱地区各级官府,在年初时,已将无数饥民组织起来,开始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但地方残破,积蓄不足,面对三百万的民众的粮食供应,显得有点远水不解近渴的感觉。

当十余艘巨大的齐国移民船只分别驶到长山岛和蓬莱县码头时,不论是齐国官员,还是登莱大明官员,均不由送了一口气。

终于有外来粮食的输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