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635汉风再起 > 第十章 大齐使者

第十章 大齐使者(4 / 5)

番邦小国前来大明朝觐,并贡献军器若干,稻米五万石,以资大明抵御建奴和流贼。

但此时的北京城,波云诡谲,朝廷重臣们正在为兵部尚书陈新甲与辽东建奴私图和议之事,争吵议论不休。

其实,松锦大败之后,与辽东建奴和议,并非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私自操作。早先,陈新甲因为南北交困,派遣使者与建奴议和,私下里告诉过原兵部尚书傅宗龙。宗龙离京时,又将此事告知大学士谢升。

谢升后来看到疆事大坏,就把宗龙的话讲给了崇祯。崇祯帝召陈新甲过来质问,陈新甲叩头谢罪。谢升进言道:“倘肯议和,和亦可恃。”崇祯帝默然不语。不久指示陈新甲秘密进行这件事,朝廷众臣均不知。

后来有言官拜见谢升,谢升说:“上意主和,诸君幸勿多言。”言官一听大为吃惊,纷纷上书弹劾谢升,谢升于是被罢官而去。崇祯帝在把议和一事交给陈新甲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众臣虽隐隐知晓,但都未有确切证据。

然而,某一日,兵部职方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崇祯帝大怒,严旨斥责新甲,要他自梳分辨。陈新甲不引罪自责,反自诩其功。崇祯更加愤怒。给事中马嘉植又弹劾新甲。

七月二十九日,陈新甲下狱,新甲从狱中上书乞宥,崇祯不许。新甲只得贿赂高层,给事中廖国遴、杨枝起等多方营救,刑部侍郎徐石麒据不答应,大学士周延儒、陈演亦大力援救,并且说:“国法,敌兵不薄城,不杀大司马。”

崇祯说:“他且勿论,戮辱我亲籓七,不甚于薄城耶?”。

刑部侍郎徐石麒曰:“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