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635汉风再起 > 第一九四章 国号

第一九四章 国号(5 / 7)

但是,毕懋康、王徵、宋应星、潘其风等众多文人却对汉洲国号的确立表现出极为重视的态度,并为此争论不休。不过,通过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齐天才慢慢明白过来,这个时期华夏文明所建国家的国号,并不是后世那种国家的名称,或者称之为国名,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

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国号很早就有,《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当然这里记载的国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代,仅仅是传说时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是司马迁错误追认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

在中国古代史上,国号的确立往往被作为一个朝代新政权开始的历史标志,并不因其统治的地理区域的改变而改变。国号主要是作为代表当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类似于古人的别名、别号。改朝换代即是旧政权灭亡后由新政权取得了统治者的合法地位,进行了政府重构。故每次朝代更替时会更改国号,一旦国号改变,则往往不被视为同一个朝代。

国号,要么是以创立者的起源地为国号,如,商、周、秦、汉、宋等王朝。要么以建立者的封爵,如隋、唐等王朝。也有以谶语命名为国号,如蒙元的命名则取自于《易经》的“大哉乾元”。而建奴所创立的清,则以五行相克的理论来,命名自己的国号。

但汉洲要立国号,取上述命名缘由的话,只能以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模式选择。当然,历史上也有以自己姓氏命名国号的。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只有战国期间“三家分晋”时,魏家、韩家、赵家都以自家的姓氏来命名自己的国号,以此跻身于战国七雄之中。

因此,以后汉洲若能绵延日久,长存于世的话,就会历史上出现汉洲大陆xx王朝的国号。

“汉洲之地,国号本该为汉,亦能继承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