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之名,你老人家在天之灵可看见了。”
说完,张浩不禁热泪盈眶,俯首而泣。
其余士卒也纷纷向南跪拜。
片刻之后,张浩抹了抹眼泪,立起身来向武松走去。
他心里明白,今日能全歼十余倍之敌,关键还是在武松等人身上。尤其是武松,他几乎以一人力挽救了战局,其勇当真可称万夫莫敌。
如此骁勇善战之人,莫说是在宋军中未曾见过,就算是在金军中也怕是没有。
经此一战,张浩也认定,跟随武松等人正是眼下最好的一条出路。因为武松等人不仅足够骁勇,也颇有谋略,其为人亦是侠义。
况且,柳如烟还是种家人,于私于国,于情于理,自己这支种家军旧部都应该追随左右。
至于自己的身份名位,张浩倒是暂时没有多想。这一年多来,他率众啸聚山林,只是为了不甘为金人之奴,也从未放弃抗金之念,如今能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同举抗金之事,他已是心满意足了。
武松先粗略清点了一下人数,余下之人虽已不多,但驾使车马的人倒也够了。接着他又看了看众人的状态,皆是精疲力尽,面色不佳。
可武松也知道,此刻还不是歇息之时。
武松让张浩带领余下的人手抓紧时间清扫战场,在将阵亡的同袍掩埋之后,张浩又令手下尽量多收集些能用的箭支,再重新挑选一些相对比较干净的金兵衣服换上。
随后,众人又挑选了四五十匹金人的战马,然后驾上装满了金子的马车离开了兵寨,一路向太原府方向而去。
尽管众人皆是疲惫不堪,却丝毫不敢放慢赶路的速度。因为,金人押送如此重要的一批货物,必然会在沿路有所布署。
以距此最近的江口兵寨来说,即使他们未能接到响云箭警报,但一旦金兵车马一直未到,势必也会引起他们的警觉,继而派出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