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正好是以映波起,跨虹止。”
“如何见得?”武松也不禁好奇起来,一边问,还一边用手指比划着柳如烟方才的剑招。
“你等皆是习武之人,自然看重的是招式的变化。”亥言道,“但招式我又不懂,故而我看到只有剑势而无剑招。娘子之剑正如映波而舞,聚澜而兴,望山之远,却又恋水之深,最后蓄势而出,如长虹贯日......”
“你确定不是你书看多了,臆想出来了的?”武松眉头一皱问道。
“师兄,你莫非忘了,无涯子前辈也是钱塘县人,西湖上的苏堤他岂能陌生?”亥言道。
柳如烟也默默地点了点,“家师的确说过,他年轻时常游西湖,于苏堤之上观水望山。看来此招的确合六桥之意。不过......”
“不过,合六桥之意,却为何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名,娘子所问应是在此吧?”亥言又道。
“正是。莫非你也有了答案?”
亥言点了点头。
“是方才你和师兄之言提醒了我。”亥言道,“晓风残月皆有势衰之意,尤其是残月,天明在际,月影已残,是为不可留之意。娘子以为然否?”
“月乃夜象,天明之际确是不可留。可这和束浦桥又有何相干?”柳如烟道。
“束浦,我以为正是收剑之意。”
“收剑?”
“对,剑招我虽不懂,但若是以六桥之意度之,行至束浦,正如月至天明,残影难留,应随风而去,见好即收。”亥言道,“但束浦,是收,亦是聚。”
此时武松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他对柳如烟道:“烟儿,你不妨试试看,剑势停滞凝结之时,不进反退,收剑之后再起长虹之势,或有奇效。”
闻听此言,柳如烟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她也知道武松武功修为极高,应该也是看出其中奥妙,随即长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