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做了总结陈词。
“可岳兄弟已领军去了开德府,这支精锐之师又是从何而来呢?”武松道。
“不知道。”亥言摇了摇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什么?”武松问道。
“率队击杀金兵者,定是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之人。”亥言接着道。
“何以见得?”柳如烟也问道。
“如今黄河以北,敢奔袭金军的,除了宗帅麾下,试问还有何人?”亥言道,“康王手握重兵,却依然畏金如虎,可见胆识并非人人都有。”
“那谋略呢?”柳如烟接着问道。
亥言接着道:“小僧方才除了细数金人尸首,还察看了一下地形。此处山高林密,道路在两山之间陡然变仄,正是伏击金兵的绝佳之地,可见领军之人深谙兵法。”
“连兵法也懂,小师父你平日是念经还是看兵书去了?”翠荷终于忍不住了。
“嘿嘿。”亥言乐了,“不瞒二位,那册《种兵纪要》我闲时曾翻看过,略懂皮毛而已。”
亥言提起兵书,却让武松突然想起了一人。
“你说会不会是那位李彦仙,李校尉?”武松向着亥言道。
亥言眼睛一亮,“对啊,还真有可能。”
“二位所言是何人?”柳如烟看着武松和亥言猛然醒悟的样子,却是不明就里。
“哦,妹子,只是一位萍水相逢的宋军将官。”武松忙道,“当日就觉得此人颇有韬略,眼下正好想起了。”
“难道此人就在附近?”
“不知。”武松摇了摇头,“当日在洛阳一别,之后也再无消息。不过,以李校尉的一腔抱负,他应该会聚兵抗金。”
“倘若真是李校尉率兵所为,那师兄你也算是慧眼识珠。”亥言道,“简直比你那刀法还准。”
“我若识人不准,早把你丢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