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说秦始皇一统六国,修长城,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汉武帝北伐匈奴,唐太宗灭突厥,明太祖前后八次北伐,明成祖五征草原,七下西洋……
成功了,就是功绩,就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会被后人万世铭记。
但也不是没有失败了翻车的。
就比如说隋炀帝,开科举,修运河,伐突厥,征高句丽,历史上比他更能折腾的皇帝也没有几个了。
抛开人品不论,光是凭开科举修运河两项功绩,如果不是他翻车了,隋炀帝的功绩,也就只差秦始皇书同文一点了。
刘易也是这么一位爱折腾的帝王,对内改革,甚至是打压儒学,扶持工商。
对外积极开扩,扬国威于海外,掠夺资源以供养大汉本土。
对外频频征伐,对内也是大工程不断。
光是看大汉的财政情况,看着那一年下来每每都会变得空荡荡的国库,文以泰觉得,大汉完全就是一副随时都在翻车线上下徘徊的样子……
指不定什么时候有个意外,刘易就要步隋炀帝的后尘翻车了。
尤其是这次刘易的黄河治理工程,真要是实行的话,文以泰敢保证,大汉的财政绝对扛不住。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文以泰是会竭力制止皇帝开战治河工程的。
为了能够达到目的,文以泰准备拉上内阁首辅一起。
郑芝龙听完文以泰的话,却是没有直接给出回应,而是开口说道。
“嗯,老朽会考虑的!”
郑芝龙态度十分应付让文以泰退下。
转身他便去了御书房求见皇帝。
面对这种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向着该如何劝阻皇帝,而是要先问问皇帝的意见。
他郑芝龙只能算是宠臣,而不是诤臣,甚至因为他女儿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