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其道术虽逊于我,但是成道之路却宽。”
“这不仅仅是太质之气数量不足的缘故。即便将此元气敞开供应,人人有份,成就近道境与道境之门槛,依旧是九宗道术严了许多,窄了许多。大道点化,本当有教无类。而我之道术愈加高明,却对修道者天资要求愈加苛刻,这显然不符合道术之正理。”
“尤其是九宗原先所属大世界,每一家门户,皆以处处皆为福地,人人皆可成道为宗旨。如今与本土的粗陋道术相比,这一要紧处反不能及,岂不是自相矛盾。”
“得见本土道术之前,九宗本以为是太质之气渐衰的缘故;又或者道术神通,尚有进一步演化的空间。但是两相对比,却知并非如此。”
“于是,落地六万年内,在诸宗大能默许之下,相继有三次尝试。”
“三批未得五百年之会机缘的杰出之士,一同出走,向西北而行,在涉猎荒地、背靠东南之地,相继立下三宗。名为二合宗,三合宗,九合宗。”
“其中宗旨,乃是取九宗正法,能够诉诸文字之形而下者,与紫微大世界天地之气机感应相合,重新成就一形上之道。不过,纵是如此,想要完全绕过太质之气成道,只怕依旧不能;但是却未必需要存身琉璃天灵穴之中,消耗巨量的太质之气;而是以一点太质之气点化,借气撬动玄关,自此破境。”
“若果然如此,成就近道境的门槛,势必大大放宽。”
“这一步,一旦成功,就算是玄浑琉璃天的千万年大计,亦有可能因此改弦更张。”
归无咎肃然静听。
南宫真君又道:“其后数十万载,并未有人继续尝试,并非是因为前三家行事不利,后来者望而生畏;亦并非九宗方略,改弦更张了。而是因为……可行之路,已然被走尽了。”
“所谓二合宗,乃是秉持‘阴阳法’,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八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