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不济,就算不能成就近道之位,突破星君制约,极大扩张近道之下的修持之路,哪怕只是寿元修为上走得更远些,对于那些只差了一丝半点的杰出人物,也未尝不是一个慰藉。
但是一直以来,事实是始终维持旧格局,就说明其中有非常之难关。
不过,难则难矣,归无咎却以为,定能做到。
下不能及上;但是上应当兼容于下。
至善法门,当是有教无类,普度有情,决计没有路越收越窄的道理。
这不仅仅是玄浑琉璃天限制的原因。
归无咎忽地想起了一人。这一次清浊玄象之争中,主界除他归无咎之外隐宗的倚为柱石之人——西土须贤上真。
须贤上真自然是惊才绝艳,但是推其道术根基,也是由一点而始,渐次推及其余,并非精密兼具,全无遗失。论其资质之高,固然较之姚纯、孤邑、路艰等隐宗第一流人胜出,但是也只是稍稍胜出一筹而已。
以他道术规模,智力器量,若生在九宗,在三十六万年之争外的小年中,五百年之会夺魁或许有望;但是成就真君之后,再窥伺道境大能,似乎便力不能及了。大致估量,当与宁中流、杜明伦等近道境中佼佼者并驾齐驱。
归无咎在天悬道上一览无余,对于九宗道境大能是何等器量境界,心中有数。须贤上真明显还略逊了半筹。
道法愈加高明,成道之路反愈来愈紧。
这不合常理。
或云九宗天尊,并非本土人劫道尊可比。但是人劫道尊虽然功行有差,毕竟也是斩分天人境界,有破界而去的可能。
推敲至此,有一个道理便浮出水面:
有利根直进的“一本道”之法,便当有从权流变、反经合道的“方便法”,二者上下相依,不可或缺。
这件事,非他不可。
九宗之内,越衡正法,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