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纵论胜负,二人风姿不凡。最终各自剩下二十五分之一的法力,可谓谁也胜不得谁。
杜念莎已提前知晓,这一战的结局,是平局。
于是,杜念莎理所当然的以为,接下来二人自然是云淡风轻,各自出界,如此倒也符合这一对宿敌的超逸绝伦。
然而事实并非如她所料。
后续尤有余波!
席乐荣与姜敏仪淡然相对,理论了一阵。他明明已经承认了今日斗法不能取胜,一派光风霁月态度;却奇峰突起,忽然扬言此战尚未结束,非得战至胜负水落石出。
二人之间的正面交手,分胜负已不可能了;席乐荣之所言,自然是要应在“浊气之象”的争夺上。
杜念莎以为,若是二人战力道术大致相当,那么除非这两位南辕北辙去赌运气,否则其中一人只消奉行跟随之法,如此比试实难分出胜负。就算谁侥幸捉到了浊气之象,要将其落位,也非易事。
席乐荣的选择,倒有死缠烂打之嫌。
战局正如所料。
不仅如此,因为二人法力精力皆甚为低微的缘故,武道中以自身精圆为界方能彰显威能的许多手段,其实施展不出。细论起来,姜敏仪浸淫仙道更久,掌握神通道术也更多,在此等争执中,竟然隐隐占得上风。
双方围绕着一只形似山鸡的“浊气之象”苦斗一阵,局面三起三落,忽然转成短兵相接之象。
杜念莎自认为判断力尚算精审明断。
据她估算,那一局面之下,姜敏仪夺得浊气之象的概率至少有七成;而席乐荣得手的概率,至多只有三成。
但就在这时,姜敏仪却做出了一个令杜念莎感到难以置信的动作。
姜敏仪动用了一种诡秘手段。
观其形迹,似乎是武道中的传承;观其规模,似乎是面对近道境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