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青云之志。也不必待其太过苛刻,还是要多加宠爱才好。
此念一生,秦梦霖大为讶异。旋即心意如浪潮一卷,将这念头拂去。
望向黄希音的目光,也大不相同了,隐隐然十分锐利。
方才事之所以成立,是黄希音预先说好了,教秦梦霖撤去全部的戒备。否则在秦梦霖道心护持之下,难以动其本心分毫。
黄希音的手段,尚不足以对秦梦霖造成一丝威胁。
但莫要忘了,今日黄希音所施展的,远远称不上一门“神通”,只是一个“念头”或者“雏形”而已。能够在秦梦霖放开心神戒备的前提下产生感应,便已经能够证明,这一条路是能够走通的。
尽管只是百万里苦旅的第一步,但是当今日踏出这一步时,心中自能坚信:这一条路,不是死路。
此事至关重要。
回味半晌,秦梦霖缓缓道:“此术到了极处,是何等气象,你胸中是否有了腹稿?”
黄希音一直在小心观察秦梦霖的反应。这时心中有数,振奋之余,又有三分得意,连忙道:“如今弟子所想象的成法境界,是以剑心观想一人。在本心之中雕琢出一人之‘像’,描摹其心性情致。若得此像之具体不亚于真人时,火候既成。”
“一剑斩去,无形无迹,不在七感能辨之中。但只消斩中那人,便能改变那人之性命轨迹,使其一举一动,一思一念,从真实的‘他’,逐渐向弟子心中所塑的那个‘像’靠拢。最终‘他’还是‘他’,又不是‘他’;一切外力,莫能解之。唯有再斩一剑,方能还原本来。”
秦梦霖低头不语。
良久之后,才上前一步,轻轻抚摸了黄希音的面颊,淡笑道:“很好。”
目光之中,竟是罕见的温柔和赞许。
百余家经典,秦梦霖在通览之余,转授黄希音的过程中,也曾猜测黄希音的对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