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持拍拍手,笑道:“济昌伯乃是将门出身,用兵了得。四倍于敌。杨玄若是敢出手,也是自取其辱。”
当初遴选邓州刺史之职时,罗持的靠山来问他愿不愿去。
罗持犹豫了许久,靠山告诉他,皇帝和世家门阀已经达成了全力对付北疆的决定。
这是以整个大唐来压制一隅之地,成了,邓州刺史便是首功。
靠山意味深长的道:风险,往往孕育着机会。风险越大,机会越多,报酬,也越丰厚。
他用力点头,那一刻,如释重负,也意气风发。
难道杨狗还敢来攻打邓州不成?
如此,他便立于不败之地。
想通了这一点,罗持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出现了一抹亮光。
不用他统领军队,也就是说,厮杀起来,胜了他有功,败了他没事儿。
这不就是个旱涝保收的职位吗?
不来,老夫傻了!
所以他乐滋滋的来了。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一旦杨狗退兵,这功劳就能通天。
虽然老夫没领军,可老夫去关怀过啊!
而且,谋划也是老夫和济昌伯谢谨一起。
这功劳谁敢抢,老夫弄死他!
还有,此事得尽快。
想到这里,罗持吩咐道:“去看看,若是有结果,马上来报。”
他必须要抢在谢谨之前把消息禀告给长安。
如此,头功到手。
至于谢谨事后的不满,功劳在手,老夫前程似锦,有本事,你冲着老夫咆哮试试?
“拿了纸笔来。”罗持要了纸笔,先酝酿了一篇花团锦簇的奏疏,到时候把战果添加进去就是了。
这便是公文的套路。
他拿着笔在沉思。
马磊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