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长安之上(讨逆) > 第265章 第一次去丈人家(为‘老巨!’加更)

第265章 第一次去丈人家(为‘老巨!’加更)(4 / 8)

颔首,回身道:“尚书,陈州的刘使君和杨司马来了。”

里面传来了罗才的声音,“请进来。”

二人进去行礼,罗才在案几上找文书,找到后递给小吏,“立刻发出去,别耽误了。”

“是。”小吏告退。

很忙碌的感觉,让清闲的刘擎二人生出了些不自在。

“坐。”罗才很客气。

二人坐下,罗才目光转动,从刘擎看向杨玄。

“陈州如何?”

作为吏部尚书,从文书上了解地方吏治终究有些刻薄和片面,他更想从地方主官的口中和角度去补充这些不足。

“陈州当面乃是三大部,以及北辽潭州,日常事务不少,加之外部威胁,官吏们很是忙碌……”

这是隐晦的说法:以后吏部派去陈州的官员,能否多一些实干家?

老头的一番话堪称是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来。

罗才显然听懂了这番话,点头道:“北疆不易,老夫知晓。”

刘擎没想到他竟然这般好说话,就把压在心中的那些话也说了出来。

“罗尚书,前些年的官员还能上马杀敌,下马牧民。近几年的官员……恕老夫直言,吟诗作画的多了,蝇营狗苟的多了,但做事的却少了。”

罗才叹息,“此事老夫也知晓。不过此事与世风有关,你当知晓。”

“是。”刘擎叹息,“只是有些痛心。”

原先的大唐,读书人都以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牧民为荣。渐渐的到了现在,都以高官厚禄为荣,都以能轻松为官为荣。而那等文武双全的风气,渐渐被奢华给压制了。

“如今的官员,一心就想留在长安,留在长安自然无需厮杀,那么,耗费时日去操练作甚?不如专心读书,专心专营。此等事老夫也颇为恼火,也敲打过,不过世风如此,想改变非一朝一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