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转头看向使臣船只:“你是说,其中有那么一两船私货是商人挂靠在使团下面的?”
方何点了点头:“一个使团能来多少人,何至于四艘船?若无商人挂靠,那才真的有鬼。”
朱允炆明白过来,若这种事不做管理,他日商船都将成为使团的船只,到时候市舶司可就真的是亏到家了,收不上来一文钱不说,还需要拿出大笔钱抽分给价。
方何犹豫了下,说:“若你们当真可以上达天听,还请转知圣上,市舶司以船征税的方式太不妥,应及时更正。”
夏元吉脸色有些难看,按船只大小征税是户部拟定的,结果被人说成不妥,自然是有些难堪。
“你有何建议?”
杨士奇开口问。
方何淡然一笑:“简单,征实物税,由商人来折价。”
朱允炆有些兴趣,示意方何仔细说说。
方何介绍道:“眼下朝廷采取的征税方式是一丈船征收一两二钱,照此翻倍,两丈船就是二两四钱,但朝廷却没有考虑,两丈船载的是粮食,和一丈船载的是香料,两者价值相差甚远,而重税却上在了利薄的大船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朱允炆连连点头,最初自己也表示过反对,但户部与内阁认为简便易行,加上前宋也执行过这一套,拿来用用,现在看,确实是不合适。
方何继续介绍:“在我看来,市舶司收税,只依靠船只大小来收税是永没有出头之日的,唯一可行的,便是征收实物税,不管是大明出海的商人,还是外国商人,只要入港贩卖货物,那就应该征收实物税,是香料,就收取其二成的香料,是珍木,就收其两成木料,这两成,可以直接收取实物,市舶司转卖,商人也可以按市价折算钱钞给市舶司。”
朱允炆看向夏元吉,夏元吉深吸了一口气,这个家伙还真是个天才,直接抽取实物或以实物作价为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