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恶狠狠地看着马恩慧。
马恩慧哼了一声,带着贤妃去摘狗尾巴草去了。
“有一口深井,哪怕是旱灾之年,也可以顶一顶,是吧?”
朱允炆问。
老丈白了一眼朱允炆,这还用问,三岁孩子都懂的问题。
朱允炆看向夏元吉与杨士奇:“那为何朝廷就没多打一些井?给每个村落打上井,这旱灾的问题不就解决过去了?即便是有了灾,朝廷运来粮食就是,也不至渴死人,说不得还可以打水救救庄稼。”
夏元吉与杨士奇面露难色,夏元吉低声说:“这个,打井很费钱……”
朱允炆瞪眼,那意思是:“你那么有钱,还怕这?”
夏元吉怕,是真的怕。
大明有府州县近一千五,小型村落有多少?这是个很难统计的数字,多的几百户,少的可能只有十几户,甚至只有几户人家,百姓居住过于分散,如果各地都打井,就是把朝廷卖掉也未必能打得起来啊。
别看着挖井技术含量算不得高,但耗时耗力耗工,一口寻常的小井造价大致是二两,而一口中型井,造价在八两左右,一些大井,造价直接上了十四两。
就凤阳府一地,如此大的范围,分散着六十多万人,除去在城中的,还有四十余万分散在各处,算八万户,五十户一个村落,仅仅是村落的数量估算就有一千六百。
如果每个地方打一口井,算十两一口,就是一万六千两,若是打饮水辘护井的同时,还打桔棉井、豁泉大井、水车大井,造价就要翻几倍,没个六万两是不够的。
而这只是凤阳府一地的,那淮安、庐州、滁州、徐州等府加起来呢?是不是就需要耗费三十几万两银子?
若再推广到山东、河南、北直隶、山西、陕西……没两三百万两银子打底,想都别想。
如此大笔资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