炆一开始就确定了的,并为此在军事训练上、后勤补给上、武将选拔上、作战战略上,朱允炆是全程参与,并不止一次预演。
虽然朱允炆身为皇帝,又在这种灾情大环境下不宜出京亲征,但这是一场朱允炆主导的战争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主帅人选。
武英殿。
朱棣、朱权、徐辉祖、何福、铁铉、杨荣、杨士奇、姚广孝、韩观、沐晟、张辅、杨溥等一干人被召入殿中。
有些人不该出现在这里,比如杨士奇,他是管教育的,比如杨溥,他是翰林院的人。
但没有人提出任何质疑,因为这是朱允炆亲自点名要的人。
朱允炆看着众人,这一批人是极为特殊的。
燕王、宁王,藩王中最强。
徐辉祖、铁铉,虽未带兵打过仗,却拥有极强军事才能!
韩观、何福,洪武名将!
姚广孝,智谋超群,善于破局。
杨士奇、杨荣、杨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内阁三杨!
张辅,武将新秀,一战成名!
可以说,朱允炆将在尚在京师中最聪明、最有眼光、最有军事才能的人召集到了一起,只为商议与确定一件事:
出征安南,谁来挂帅!
主帅选拔极是重要,若主将是一个无能之人,给他五十万兵马也打不过几万人,最后单骑逃走;若主将是个白痴,瞎指挥,东走西窜,给他二十万京军主力,也会被人请到城门外叫门去!
可以说,主帅人选事关征讨安南成败,事关三十万大军的死活!
随意不得!
朱允炆看向朱棣与朱权,朱权现在天天学习道法,征伐的心思越来越淡,让他去是不合适的。朱棣最擅长的是大规模骑兵作战,不善于攻坚克城,让他指挥打山地战,丛林战,攻城战,也是不妥的。
“朕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