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地位上升,两者达到了制衡。
但在明代中期,文官掌权越来越多,强者如云。反观五军都督府,上过战场,会打仗的,寥寥无几,这个时候,五军都督府算个啥,兵部是老大……
文盛武衰,是大忌。
朱允炆叹息一声,看来需要把武举制度搬出来,给武人一个重新定位。
明代初期,是不存在武举制度的。
明代武举制度,是“战神”朱祁镇设置的,估计也是害怕自己再去狩猎一次,弄点保镖护体。
朱允炆猜想这位战神应该不会出现了,武举制度,还得依靠自己……
就在朱允炆思考文武制衡,两条腿怎么走路的时候,张显宗已出淮安,乘船北上,准备前往宿州视察睢水河道。
此时,一阵风卷开帘子,张显宗走出船舱,来不及享受消暑的风,脸上便布满了惶恐之色。
天,犹如塌下,阴云密布,一道闪电尚未跑出黑云,便被吞噬。
闷雷如骤然敲响的战鼓,声音陡然炸开,传荡在运河之上,黄河两岸……
ps:
明代的黄河河道与现在黄河河道不一样哈,特此说明下……
科举是封建王朝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惊雪也看过很多历史小说,其中对于科举的描写,不过就是赶路,考场,发榜,中第,当官,这其实是不合适的。
科举背后,有太多的细节与规则,很多书都没有涉猎。惊雪收集了材料,研究了几天,斗胆融入至文中,将科举的规则、过程与内容基本说下。
但受限于史料与个人文言文水平,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体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收获。
求下催更、月票、推荐票,惊雪谢过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