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沐英。有名有姓的有十几个之多。没有名姓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只是他们大多都死在开国战事之中了。死在与陈友谅与张士诚的大战之中。还有一些与朱文正似乎有牵连。也消失在大明的政治版图之中了,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过这样的人。
而在此之后,成祖也有这个作法。很多战死沙场的将领之后,养在宫中。
只是后来皇帝的做法就淡了。原本非常有人情味的事情,就变成了祖制。而且也不打大仗的话,哪里有那么多将领遗孤。
不过,不做归不做。但是制度还在那里。
也就是丰城侯府出身勋贵,熟悉掌故。寻常文官大体都不记得大明还有这个制度。
周梦臣也不清楚,问道:“此事行得通?这些孩子的父辈也不是战死将士?”
李儒沉吟片刻说道:“应该可以。我接到条目上写的是,没于王事,没于国难。这些百姓为鞑子所虏,死在漠北。也算是国难吧。”
周梦臣也明白,其实李儒还有一些没有说的话。
这样做能给嘉靖带来一些好名声。
大明宫廷一年消耗,最少一二百万两银子之多,比得上一个大同镇了。这还是仅仅是常规开销。并没有算嘉靖自己的爱好带来的财政负担。不管是之前作法事,而今是大规模实验。
甚至可以说,大明财政崩溃原因之一,甚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嘉靖花钱从来是没数的。而严嵩更希望嘉靖花钱没数,不如此严嵩怎么从里面捞钱啊?
宫中多养一些人,乃至于数千人。周梦很并不为嘉靖钱袋子担心。
这也能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个好前程。的确而今不是开国之时了,这些养在宫中的孤儿,与开国时期养在宫中是两个样子,开国时期养在宫中,那可是真在马皇后膝下。而这个时候的孤儿,所谓的养在宫中,无非是在宫中找一块地方养起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