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抗旱能力要强过谷子与麦子。今年春季虽然有骚扰。入夏之后。战事并没有影响到粮食。周梦臣找老农估算过了,今年依旧算一个平年。收成比去年稍稍多一点。
当然了,这种多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番麦比小麦高产。第二个原因,虽然在战火之中,但是今年春耕面积是超过去年的。
而今周梦臣都等着秋收续命的。哪里有什么钱垫付六十万赏银。
周梦臣满打满算能搞出二十万两就不错了,而且二十万两也不可能赏赐下去的。否则大同巡抚衙门,大同知府,下面州县卫所,还过不过日子了。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大同这么大的摊子,即便什么也不做,每个月也要好几千两。小万两银子。
什么书纸钱,下面的伙食银,给秀才的补贴。杂七杂八的事情。还有很多仪式,比如战死士卒的祭祀,对各路正神的祭祀,或许每一件小事,支出不多。大概一些果盘,纸钱之类的。但是汇总起来,就一二百两银子。只是每一项杂事加起来,如果不是周梦臣压缩费用,一个月一万两是绝对下不来的。要知道古代很多县衙,明面说不说什么。但是要维持衙役的开支,一年最少数千两银子。大同府可是有好几个州县已经卫所衙门。周梦臣能将情况压缩成这个地步,也是超长发挥了。还占了卫所都推倒重建的缘故,否则这开支绝对不至于这么少。
藤祥说道:“周大人,这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是一个传话的。这有户部一张帖子。请周大人去找晋商拆借一下。”
周梦臣呼吸为之一滞,说道:“藤兄,你我之间我就不客气了。这是不是那位东楼的圈套。”
东楼就是严世蕃。
周梦臣非常怀疑,严世蕃是不是想,周梦臣这里刚刚与晋商达成协议。后面户部就翻脸不认人。说实话,周梦臣对借钱并没有太大的想法。毕竟后世地方政府的负债有多少,周梦臣都习惯。比起那些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