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政治上好处而已。毕竟跟随严嵩能升官。有这个好处,给严嵩阿谀奉承几句,在国家大事上,给严嵩站队,摇旗呐喊也就罢了。
除却这些之外,很多严嵩党羽还是有底线,有些能做事的能臣。
但是虽然严嵩上位,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国家大事太过忙碌,而且严嵩毕竟年纪大了,也就给严世蕃加了更多担子,严嵩常年在宫中伺候,对于宫外的党羽的联络,大多都交给严世蕃。
只是严世蕃是什么样的人。
为了投严世蕃所好。很多官员脱颖而出。都是一个赛一个无耻。一个赛一个没有底线的。只要能从严世蕃这里得到好处,是什么原则,什么面子,什么体统都不顾了。
赵文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做了很多没有底线的事情,为严世蕃后宫扩充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了,令周梦臣印象深刻的事情,不是赵文华已经做过的事情,而是他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赵文华弄死张经之事。现在想想,张经当时总督江南六省,权力之大,势顷东南。这样的情况下,赵文华作为严嵩心腹忽然到了江南祭海神。恐怕也有监督江南战事的使命。
只是赵文华取而代之的手段太过龌龊了。
周梦臣一想到赵文华就要与自己达班子,就有一些头大。忽然有一些理解张经的处境了。赵文华到大同之后,身负监督大权,周梦臣不可能对赵文华怎么样?无他,弄了赵文华容易,让京师怎么理解?
如此一来,赵文华身上就有了不败金身。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怕赵文华,他毕竟不是张经,在京师一点根基都没有。只是如果他留着心思与张经斗法,哪里有精力投入对鞑子的做战之中?
周梦臣问道:“阁老,难道不能是您的人吗?”
徐阶说道:“你是我的人,杨淑山是我的人?你说还可以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