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一马当先,离开了中军,来到了军前。随即全军加快了速度,这种速度根本不指望身下的驮马在这一次行动之后,还有存活的可能。
但是实力相差太大了。
周益昌与刘浃两位将领也是良将。
历史上,周益昌颇有将声,最后官至总兵,死于任上。而刘浃却是悲惨一些,在历史上几年之后,鞑子攻打大同桑干河以南州县。他授命救援,然来源各部接不敢与鞑子交战,唯独他冲杀在前,随即鏖战三日,援军不进一步,最后战死。
但是即便他们也算良将,但是总就不能扭转敌众我寡的局面。
特别是在蒙古骑兵缓过劲来,大队骑兵压来。
周益昌与刘浃只能且战且退了。
当周梦臣大军刚刚已经到了白登山下的时候,就已经发现,白登山已经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了。因为他们到了白登山下的时候,同样看见了周刘两位将军退下的军队。
鞑子骑兵就在眼前了。
好在在最前的是戚继光。
戚继光当机立断,不去白登山上。而是在白登山以东看见一座无名高地,立即确立了这是全军的阵地,将自己本部人马安置在上面。一方安排各部立阵,一方面派人给周梦臣报信,督战后军快一点。又借周梦臣的命令,要两位将军,对鞑子反击,最少坚持一刻钟。
幸好,周梦臣跟着很紧,没有真到一刻钟之后到达战场。否则这两部五千骑兵,非要拼光不可。
即便如此,周梦臣来到这里时候,第一眼看见的依然是在鞑子数万骑兵之下,奋力厮杀的两部骑兵。
周梦臣到底这里第一件事情,就是鸣金收兵。
周益昌与刘浃这才松了一口气,从阵前退了下来
只是撤退是非常高难度的军事动作。更不要说在劣势的时候,从阵前撤下来。刚刚在阵前坚持的时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