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说道:“不行。朕忍不了。”嘉靖语气微微一缓,说道:“朕也知道。朕不过让宣大军在北京城下,与俺答小战一场。怎么,这一点要求都不行啊?”
徐阶说道:“陛下,夫战,士气为先,京营将士久不征战,全靠士气撑着,一旦城下挫败,很容易牵连城上,一旦京师有失,则江山社稷不稳。臣请陛下三思。”
嘉靖说道:“若我非要如此?”
徐阶说道:“请恕臣不能奉诏。”
徐阶梗着脖子,此刻一丝也不避让。在周梦臣看来,恍惚之间。有一丝夏言的影子。
可惜嘉靖没有理会徐阶。徐阶是徐阶,永远成不了夏言。
嘉靖问道:“怎么你们也不肯奉诏?”
张治咳嗽一声,也跪下来说道:“陛下,而今关系天下安危,一动不如一静。臣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忍一时之恨,俺答必有后至之诛。请陛下三思。”
李本也跪了下来,说道:“请陛下三思。”
文官们发对嘉靖,未必是这一战没有胜利的希望,而是这一战有失败的可能,他们都不想接受。官僚们天生厌恶风险。最好一些都能按照他们的安排来,而是用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更不要将江山社稷压上赌局。
故而千载之下,也只有一寇准敢孤注一掷。
只是嘉靖目光落在严嵩身上,说道:“严阁老,你的意思是?”
严嵩内心之中转了十万个圈。他是万万不肯违逆嘉靖的意思。但他也担心,这一件事葬送北京城的城防力量。他说道:“陛下明见万里,老臣远远不及。只是战事之事,臣以为当询问一下咸宁侯。”
“陛下,老臣也没有上过战场。此事当问前线之将帅。”
这已经是严嵩委婉的反对了。
毕竟严嵩估计,仇鸾是万万不敢与鞑子交锋的。如果之前严嵩可能为仇鸾担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