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想要写些什么了?
只能再次放下笔,将一边的文书拿了过来。只是他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
这文书说的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新任大同总兵的人选。
大同镇直面丰州滩,可以说正当敌锋,所有大同镇非常重要,镇守大同人选更重要。周尚文在的时候,自然不会为这一件事情操心。但是周尚文而今不在了。大同镇总兵,就成为兵部尚书需要斟酌的一个重点了。
这封文书是严党的人发过来的。
他们提议的人选是咸宁侯仇鸾。
仇鸾作为严党的亲密战友,又很早之前就给严世蕃说了这一件事情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毕竟调周尚文离开大同,这一件事情,很多都不支持,包括他的舅舅欧阳必进。
毕竟不管周尚文脾气多臭,但是在打仗这一块上,整个大明都是首屈一指的。将大同放在周尚文手中,很多人都放心,包括嘉靖皇帝。
严世蕃发现低估了这一件事情难度。
不过,周尚文不在了,这一件事情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这不一纸文书就送到翁万达这里了。
说实话,翁万达对仇鸾这个人选,并不满意。
因为翁万达与仇鸾这个人共过事。那是十几年前征安南之役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翁万达还没有发达,乃是梧州知府,并负责征安南大军的粮草,当时征安南大军的主将就是仇鸾。
这一战最后不了了之。
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安南莫氏识时务。早早的将台阶给朝廷送了过来,什么称臣,自称安南都指挥使,不称王。更不要说皇帝。那态度都贴着地了,姿态低下到了无以加复了。弄得人都不好意思打了。
另外一个就是征安南大军的内耗。
大明朝廷上将领大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仁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