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吗?我理解你,也请你理解我。我如果不幸,就请不要嫌弃我两个儿子愚钝,收为弟子,不要教他科举之学,就教你门下学问,今后能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我在九泉之下,都感谢你。”
周梦臣此刻一听,顿时内心之中羞愧非常。
如果杨继盛是道德绑架,要周梦臣如何如何?周梦臣内心之中反而有足够拒绝的理由。但是杨继盛只是在劝周梦臣劝谏皇帝不成,自己准备劝谏,并且托付后世,言语之中,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
这就让周梦臣很难受。
与这样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好像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种种不堪之处。
周梦臣很清楚,他去劝谏。不管后果如何,他都不大可能死,毕竟他对皇帝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但是杨继盛就不一样了。杨继盛在皇帝那边不过是一个路人甲,根本不在乎。很可能皇帝根本不会管,只是让严嵩处置。
那么杨继盛的下场,真不好说了。
如果杨继盛的奏疏之中,又有什么言语过激的地方,说不定嘉靖会亲自处置。
嘉靖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智足以拒谏,似乎因为杨廷和与左顺门事件的原因。他对言官特别讨厌。对于上奏劝谏的更讨厌,已经有好多上奏劝谏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留下什么好下场。
周梦臣说道:“杨兄,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一想。你在上书不迟。”
杨继盛微微迟疑一会儿,说道:“周兄,你无须如此,这乃是我求仁得仁。”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让我想想。”
周梦臣内心深处终究不能见死不救,忍不住见朝夕相伴的人去死。
杨继盛忽然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有些可鄙之处,虽然他无心以自己的性命来要挟周梦臣,毕竟人各有志。刚刚的话,也是他的本意。只是莫名就形成了这个局面。他叹息一声,说道:“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