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所以他想让周梦臣输。
至于周梦臣输掉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不是吧?小人物不是天然要为大人物牺牲吗?
夏言转向熊浃说道:“熊天官,人已经来了,你来说吧。”
周梦臣一愣,这根本不像是双方折辩,反而好像是两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批评?
熊浃对周梦臣说道:“你是刘兄的弟子,在天文之上,也是有所长才的,你那一套,用于天文历算之学,也算不错,老夫也是硬要说你什么的。只是有一点,却是有大问题的。你于天人之论上,一点不懂,显然是学问不精,你的学问,用之天文历算则可,讲给陛下听,却是不可。这是你最大的错处。”
熊浃一开口,就带着倚老卖老,盖棺论定的架势。
这也是熊浃智慧所在。
熊浃很清楚,在天文历算之学上,他是比不上周梦臣,周梦臣在奏疏之中一些计算验算,他根本就看不懂,这已经是周梦臣简化再简化的东西了。可见熊浃虽然是大明顶级文臣之一,但是在数学上,估计现在的中学生都比不得。
熊浃也暗暗打听过周梦臣,知道如果真与周梦臣讨论具体天文历算之学,输的一定是他自己。
所以,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熊浃之长是什么?是儒学。
熊浃虽然不能称为儒学大宗师,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儒学之中沉浸一辈子的人。
如今天人之学,就是对宇宙的解释。
所谓天人之学,不仅仅是天人感应,或者说天人感应,不过是董仲舒的总结而已。
天人之学,是根植在儒学深处的,那就是天与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可以有天人合一,也可以有天人比附等,比如人人都听过,天地一大宇宙,人体一小宇宙。这种思想,在中医上体现的更多。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并将五脏分